凤凰资讯

南佐仰韶文化遗址的黄帝猜想

发布时间:2023-05-15 来源:凤凰传媒网 点击数:770400

文/江彦星

中华文明从哪里来?

久远的历史遗迹无一例外的被大自然悉数磨平,只留下了我们沿着历史的车轮散落的蛛丝马迹和多个文明遗址,努力探寻着华夏文明起源的奥秘,我们始终怀着对祖先的敬畏与对未知的渴望,利用科技手段抽丝剥茧地解开中华文明的谜底。

众所周知,我们的祖先来自古昆仑山。我们中华文明是起源于黄河流域,沿渭河、泾河源头逐渐向南方开疆拓土,最后扩散至全国。

通过最新的分子人类学研究,我们华夏族就是8000年前最早发源于陕甘交界的渭河中上游地区,这里也是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中心区域,从六千年开始发展到渭河谷地,并以此为基地向南北扩散,内蒙的红山文化和汉水流域的仰韶文化都是其传播区,在庙底沟文化时期越过太行山脉和豫西丘陵地带向广阔的华北平原挺进。当然从八千多年前的大地湾文化开始,这种多路径传播始终都没有停止过。

“渭河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一种“主源文化”,中国各地所有的史前考古学遗址几乎都可以在陇东渭水流域找到出处,无论黄河流域还是长江流域,甚至岭南地区。从古籍记载到蒙文通、傅斯年、白寿彝(河南籍)、严文明、方光华、赵世超(河南籍)、沈长云、方志远等学者的论述,通过最新的分子人类学、遗传学、语言学和考古学等综合研究表明,黄帝部落发源于渭水流域的黄土高原。

《说文解字》:“轩,曲辀藩车;辕,辀也”。轩辕本指古代车的不同部位。通过考古研究我们知道,无论中国的青铜冶炼还是车驾技术,都最早出现于现在的甘肃东部和陕西西北部。所以说黄帝出生于渭水流域的黄土高原,是标准的“黄土地的儿子”,这都是确凿无疑的,都是经得起推敲的。当然随着仰韶文化晚期庙底沟文化的崛起,黄帝部落从甘肃省庆阳市陇东地区出陕西一路向东迁徙到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已经被考古发现所证实。无论黄帝遗迹还是黄帝传说,出现在渭水流域之外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庆阳陇东地区作为黄帝文化的发源地,作为黄帝的出生地是不能被篡改的历史事实。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华夏不是一个部落的概念,也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更不是一个朝代的概念。它是一个民族的概念,也就是中华民族的文明。

关乎自身祖先起源,已经不是感不感兴趣的事了,对于安土重迁,落叶归根、魂归故里思想非常严重的中国人来说,找到自己的起源之地,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精神。

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南佐村的南佐遗址,就是黄帝族的生息、发展壮大的肇基之地,庆阳南佐就是黄帝有熊氏的国都所在地。庞大的建筑体量和夯护规模,无声地诉说着约五千年前“南佐文明”的壮丽辉煌。.

郭沫若先生在他的《中国史稿》中更明确指出:“今甘肃庆阳地区不仅乃轩辕黄帝的生地、故里、家乡,而且其死后仍叶落归根、魂归故里,还葬生地庆阳市正宁县罗川古镇东八十里子午山。子午山即桥山,今古冢尚在桥山”。

2012年4月,国家文物局对南佐遗址保护规划编制立项。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4年和2020年先后两次对南佐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并组织专家对南佐遗址开展现场调研座谈和考古调查。

202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于 6月至10月间对南佐遗址展开新一轮考古工作。尘封约五千多年的历史记忆再次被隆重开启。年代学、环境考古、动植物考古、遥感、土壤微结构、残留物分析、陶器科技分析等多学科研究,与考古工作同步展开。

距今5100--5200年左右的南佐都邑遗址,是黄土高原上最早出现国家社会的标志,为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增添了又一有力实证。南佐遗址的发掘也为黄河流域文明起源和形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将推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和早期国家起源研究实现重要突破。

“南佐遗址规模宏大、结构严整,在5000年前非常具有代表性,“如果中华文明五千年要挑选两个最具代表性的遗址,一个是东南的良渚,另一个就应该是西北甘肃庆阳的南佐”。“南佐遗址价值独特,且体现出强大的社会公共权力,显示庆阳陇东地区当时已进入早期国家或者文明社会阶段,这对于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具有重大价值。”这么重要的遗址,应该进一步加强考古发掘、研究和保护,“这些工作如果做好的话,南佐遗址申请任何级别的国家遗址公园甚至世界文化遗产,它的水平、级别也都是足够的”。南佐遗址联合考古队领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韩建业如是说。

考古发掘出的大量文物和上古建筑集群充分证明南佐遗址更像都城。南佐遗址的大型建筑集群,是国内同时期保存最好、规模最大、布局最严整的宫殿式建筑,对称性明显,有前堂后室的形制。南佐遗址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文化层厚达2至7米。南佐遗址早在1958年就已被发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有两个阶段的6次发掘,发现了仰韶文化晚期的一座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的大型宫殿式建筑。该建筑夯土墙宽约1.5米、残存高度2米以上,前厅有3排柱洞,大堂有一座直径3.2米的大型火坛、两个直径1.5米的大柱。建筑周围一二百米的位置,呈倒“U”字形对称分布着9座大型夯土台,这9个台像9座金字塔一样,初步推测圆形台是祀天的“天坛”,东西八台或是祭地的“地坛”,现存仍有5-7米高。有些至今还残存三四米的高度,俗称“九女绾花台”。在东西侧室之外的东、南、西面都有厚约1.5米的夯土墙,如果下一步北侧也发掘出夯土墙,那就会围成一个数千平方米大小的长方形宫城。宫城南墙有内外两重,内墙门道和主殿中门相对,构成宫城的中轴线。宫城外还有宽约15米、深约10米的两侧壁有夯土防护的壕沟。

考古发现南佐遗址的中央部位布局严整、是中轴对称的“宫城”。这两年考古专家做出了夯土宫墙,发现了最早的瓮城。宫城面积3600多平方米,加上“护城河”约有上万平方米。宫城中央是一个建筑面积七八百平方米的夯土墙的大殿。大殿有一个中轴线,从宫城的北端通向南端,走向是自北向南穿过大殿两个大柱子中间,穿过大火坛、中门,穿过宫城南门,再向南可能连接中轴大道。这应该是目前发现最早且最规范的中轴线。整个宫城布局看起来颇像紫禁城,东西两边各有侧室或侧殿,总体是中轴对称结构。纵观南佐遗址,有大型城址,有高等级宫殿,有高等级陶器、祭品、天坛、地坛,有生活器具,有粮食作物,有装饰品,有动物遗骨,人数众多。由此可见南佐遗址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礼仪、祭祀中心,这里当属一国之都。

《老子》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由此可见,自古就有起高台的形制,南佐遗址的九座大型夯土台基,围绕在核心区宫殿周围,突出了代表早期国家中央政府的“至高”、“至尊”。而且数量上恰好又是九,"九五之尊","一言九鼎","九锡宠臣","九州八极"中的"九"字,具有至高,至尊,至极之意,这一考古佐证了南佐遗址更应该是仰韶文化晚期黄帝时期的国都。《新定三礼图》中摘录《考工记》的文字对"王城"的解释为:"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九台″可能是王城的九个城门瞭望台或守卫台,也可能代表"华夏九州"。

南佐遗址宫城南门两侧有柱洞,一侧还有门塾,内有火塘。所有房间的墙都是版筑很好的夯土墙,保存至今还有2米高,地面和墙壁都用白灰装修,火塘也都是白灰面。有一屋内地上有长凸棱把房间分为两部分,一边有猪下颌骨、陶器等,可能是祭祀场所;另一边非常干净,可能住人或别的功用。这样的室内分隔布局也是首次发现。

甘肃庆阳南佐遗址发现了五千年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大型宫殿建筑集群。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室内面积580多平方米。宫殿分前后两部分,前厅部分三排大柱子,每个柱子直径80厘米;过了三个门是殿堂部分,中心大火坛直径3.2米,相当于两个人的身长,后面两个顶梁柱直径1.7米,还有很多结构非常复杂的附壁柱,这样规模宏大的建筑是前所未见的。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韩建业认为,庆阳所在的陇东地区地处甘肃与陕西交界,当地早有黄帝传说。南佐遗址的发现,让我们思考黄土高原地区的文明形成,也许会改变人们对黄河中游尤其是黄土高原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地位的认识。

著名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根据文献考证也认为黄帝部族的主要活动区域在甘肃省庆阳市陇东一带。

南佐仰韶文化遗址说明,整个庆阳董志塬是古人类群居的地方,大型殿堂说明,这个城池可能是原始部落的政治中心即邦国国都。根据事实,我们经过推理研究,认为甘肃庆阳陇东就是黄帝族的开发基地,南佐就是黄帝有熊氏的国都所在地。

南佐仰韶文化遗址的黄帝猜想一

从时间上分析,黄帝族的起源大约在公元前2700至2600年之间,距今4600至4700年之间。五帝时代开始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距今约4300年。考古学家定位南佐遗址距今5200年至4600年。唐代张守节为《史记正义》写序时提到:“黄帝至西汉天汉四年,共2413 年。”天汉为汉武年号,天汉四年即公元前97年。这样推算黄帝起始于公元前2510年,距今(2023年)已有4533年。唐代王瓘著《广黄帝本行记》记载:“自黄帝乙酉岁,至今大唐广明二年辛丑岁,计三千四百七十二年矣。”查大唐广明二年为公元 881年,推算黄帝生于公元前2591年,黄帝距今(2023年)已有4614年。1905 年,孙中山提出采用黄帝纪年,认定当年为“黄帝4603 年”。按此推算,黄帝距今(2023年)已有4721年。不同史书记年虽有差异,但仰韶文化晚期的黄帝时代与南佐遗址先民时代从时间上是吻合的。

南佐仰韶文化遗址的黄帝猜想二

从皇帝族活动的地域和发展路线看,同南佐遗址有很大关系。《史记索隐》注:黄帝“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说明黄帝族活动于黄土高原。《路史•后纪五•黄帝》云:“黄帝次妃方累氏,曰节,生休及清。休继黄帝者也,是为帝鸿氏”。《路史•后纪六》记:帝鸿氏“其别为防风氏”,“防风氏的漆姓,以崇拜漆树而得”姓。《括地志》云:“豳州新平县,即汉漆县也。《山海经•西山经》载:” “泾水上游之刚山、英鞮山多漆树。因而泾水古称漆水。”说明黄帝帝鸿氏活动于泾水上游。陇东地区恰是泾水上游的黄土高原地带。大宋真宗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立于正宁县罗川镇(古县城)西门外的《大宋宁州承天观之碑》记: “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说明正宁县是黄帝有熊氏活动的地方。《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古人有死后还葬故乡的习惯。据史学界考证,黄帝古冢和桥山恰在今正宁县。据《括地志》载: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子午山即桥山,今古冢尚在。这说明黄帝有熊氏在这里建立了他们的家园和国家。他们活动的范围涉及整个陇东黄土高原和桥山两侧的泾、洛二河流域。所以南佐遗址的发现,为帝鸿氏和有熊氏黄帝在这里生活和建国找到了有力的考古证据。

南佐仰韶文化遗址的黄帝猜想三

从庆阳市古代人物之间的关系看,南佐遗址也提供了一些佐证。庆阳地区在秦汉时称北地郡。我国中医鼻祖岐伯就是北地人。史书记载,岐伯是黄帝之师,黄帝的太医。《庆阳府志》记载,岐伯是庆阳古代三圣之一。黄帝同岐伯论医,产生了我国第一部医书经典《黄帝内经》。明朝庆阳彭原人傅学礼撰《庆阳府志》载:"岐伯,北地人,黄帝与论医术。″岐伯为庆阳人,也从侧面反映,黄帝大概率也为庆阳人。所以说:人文始祖黄帝诞生于庆阳,崛起于庆阳,在庆阳建都,并还葬于庆阳市的正宁县(《帝王世纪》记载"葬于上郡阳周之乔山",今正宁县)。庆阳为有熊国,庆阳市正宁县有轩辕丘、黄帝冢。也正因为居黄土高原、董志塬之上,"有土德之瑞,故称黄帝"。黄帝在庆阳率领先民始制衣冠,造舟车,养蚕桑,创文字,建医学,定算数,结束蛮荒混沌,开创了华夏文明。由此可以推断,轩辕黄帝的故里应为庆阳、正宁。中央美术学院著名教授,当代著名画家,民俗专家学者靳之林教授说:“甘肃庆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庆阳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民俗文化,露出了中华本源文化的源头”。

原庆阳地区文化处副处长、甘肃省历史学会理事、庆阳市历史学会副会长路笛先生认为,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学术界考证,黄帝古冢确实不在现在的陕西黄陵县,而在西汉阳周县(今正宁县)。历史上对阳周县的记述,明代以前都记载是汉阳周县即隋之罗川县、唐、宋、明真宁县(今正宁县),只有《大清一统志》不知什么原因将阳周县记在陕北榆林地区,给人造成黄帝陵北移的错觉。这样,桥山也得北移,中国历史地理书籍都得重新编写。可是清代的编志者并未重视这样一个事实:即西汉泥阳县、襄乐县(以上属正宁县)同阳周县是三个山水相连的县。东汉时,阳周、襄乐皆废,并入泥阳。北魏重置三县。既然阳周远在榆林地区,它如何能远隔八百里并入泥阳县呢?行政管辖可以改变难道山水也可以移位吗?因此,我们说黄帝陵在西汉阳周县,也就是今天的正宁县无疑。

黄帝还曾去平凉崆峒山问道于仙人广成子。这一切都说明黄帝帝鸿氏和有熊氏活动的中心区域在庆阳。发生在同一时段的南佐遗址就是有力的证据。

南佐仰韶文化遗址的黄帝猜想四

还葬,释义:把尸体运回故乡埋葬。

晋·常璩《华阳国志·刘后主志》:“秋八月,亮疾病,卒於军,时年五十四,还葬汉中定军山。”

宋·刘斧《青琐高议·寇莱公》:“公贬死於雷州,诏还葬。

国家民俗研究员,庆阳市首届民俗学会原副会长,正宁县文联原主席,诗人,作家曹焕荣告诉笔者:“叶落归根,魂归故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即是客死他乡也要还葬,即归葬。就是人死在除了家乡以外的其他地方后,将其尸体运回家乡进行安葬。根据史料记载,《史记·管蔡世家》:“ 悼公死於宋,归葬。” 唐代韩愈的《董府君墓志铭》提到:“明年,立皇太子,有赦令,许归葬。”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写道:“他今求的他太翁骸骨归葬,也算了过一生心事。”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一节:“作为母系大家族的成员,其中还包括出嫁死后必须归葬于本氏族的男子。”由此可见,“归葬”这一习俗从很早的时候便传了下来,并且贯穿了古代中国。

其实,“归葬”最早可以追溯到氏族时代。一开始,原始人都是分散着以个体的形式生活的,随着慢慢发展,原始人会使用火和工具之后,繁衍和合作分工的需求变得更加强烈,于是开始群居,然后因为大量血亲成员的产生,而形成的氏族群落,再扩大则成了由很多个宗族或者家族组成的大氏族社会。

而在氏族成员死后,其他活着的成员会将其葬在公共的氏族墓地里,原因是在氏族社会背景下,群体对墓的认知是死后的家,那么每个氏族成员死后也应该共同生活在一起,与其他已经逝世的家人团聚。

而后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群居社会的规模不断扩大,不变的死后要和宗族的人安放在一起的概念,而社会规模的扩大导致人可以移动的距离远远大于原始社会,于是有了越来越多的人客死他乡,而将客死他乡的人的尸体运回故乡安葬的需求越来越大,于是有了‘归葬’

轩辕黄帝一生征战南北,何处不可葬,为什么偏葬在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古阳周县)的桥山?《列仙传》云:“轩辕自择亡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此处的“还葬”又是什么意思?原来母系氏族部落的轩辕黄帝,有叶落归根的习俗,现在甘肃庆阳正宁县一带此习俗仍然存在。此为轩辕黄帝“还葬生地桥山”的真正原因。由此看来,今庆阳地区乃轩辕黄帝的生地、故里、家乡,所以他死后“还葬”在本氏族部落,是理所当然的。这更进一步说明黄帝不但是葬在正宁县,而且就是出生在今正宁县境内。

据《史记》记载:子午岭上有“正南北相直”的秦直道。《读史方舆纪要》云:绵延高耸,亦即子午山别阜矣,上有秦时直道。今有雕翎巡司,在县东百里。”《庆阳府志》亦云:“秦直道在罗川县东九十里。”《元和志》云:“在襄乐县(今宁县襄乐镇)东八十里子午山,始皇自九原抵云阳,即此道也。”秦直道遗址更证实:《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地理志》云:“上郡阳周桥山南有黄帝冢”以及《庆阳府志》云:“秦直道在罗川县东九十里”等记载是完全属实的。秦直道遗址证实了黄帝冢确实在罗川县东80里与罗川县东90里秦直道西侧,也绝不会在子午岭主峰东侧,距秦直道约二百里之“桥山东麓”,这也是无可置疑的。

何谓轩辕?郭沫若先生在研究了《献侯鼎》等铭文后说:“天鼋二字,铭文多见,旧译为子孙,余谓当是天鼋,即轩辕也。因此,他认为,“天鼋就是轩辕”。天鼋是轩辕的氏族名称、氏族的徽号、氏族的图腾。鼋,是水族动物,黄帝以天鼋作图腾,说明他的图腾就是水族动物。

对于1978年在庆阳县发现的14000万年前的“环江翼龙”化石,陇东学院教授张耀民先生认为,“环江翼龙”的发现,为天鼋图腾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他将“环江翼龙”化石与《献侯鼎》等天鼋铭对照,相互参证,发现两者不仅形似,且印证揭示了惟独轩辕黄帝死后乘龙升天的奥妙——天鼋不仅是龙,而且能飞翔。天鼋就是翼龙,也就是轩辕。翼龙化石的发现,为轩辕氏族部落的存在,提供了实物图腾的证据。

总而言之,阳周桥山南,秦直道西侧,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今正宁县境内的五顷塬和二顷塬的结合处,正是黄帝冢之所在。

郭沫若先生在他的《中国史稿》中更明确认为:“今庆阳地区不仅乃轩辕黄帝的生地、故里、家乡,而且其死后仍叶落归根、魂归故里,还葬生地庆阳市正宁县罗川古镇东八十里子午山”。子午山即桥山,今古冢尚在桥山'”。

综上所述,南佐古城和大殿遗址很可能就是黄帝有熊氏或帝鸿氏之都城。这一遗址说明庆阳是一座文化蕴藏十分深厚、非常丰富的宝库,是人类社会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从南佐遗址展现出的文明景象,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复杂程度。外有夯护、内有宫殿的大型建筑区,与祭祀相关的高规格精美礼器……都是我国都城和礼制传统的实物承载。而如此大型的工程设施和都邑建设,专业化程度如此高的手工业技术等,也可使人联想到当时较大空间范围内人力物力集中调配的壮观场景。

目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经回答: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确有实证, 但追溯的进程并未结束。在中国传统农耕文明肇始地之一的陇东庆阳地区,南佐遗址就像一把钥匙,或将帮助我们进一步看清中华文明从“满天星斗”到“月朗星稀”的历史演进过程。

在国家文物局举办的2021年第四季度“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表示,在黄河流域陇东地区,出现如此大规模且结构讲究的建筑遗存,还有高等级陶器集中出土,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此前学界对该区域早期文明进程的看法。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水城在这次发布会上说,从南佐遗址与此前在甘肃省天水市发现的另一史前遗址大地湾遗址来看,目前仰韶晚期发现的重要遗址大多位于甘肃东部,这充分证明了该区域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位置。

CopyRight © 2020 凤凰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130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