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新闻

洋县:“三措施五保障”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发布时间:2017-08-21 来源:凤凰通讯社西部频道 作者:黄宁 点击数:2580



今年以来,洋县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措施五保障”用好优秀人才,着力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和发展基础,为脱贫攻坚和追赶超越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措施”激活优秀人才
坚持“党委政府引导、市场产业主导、群众需求向导”的原则,建立健全外出创业和务工人员、退伍军人、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及其他洋县籍优秀青年人才返乡下乡进行创业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激活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着力打造了一支接替有序、充满活力的“领头雁”队伍,构建了一个群众稳定增收和共同致富的新平台。一是支持外出人才返乡下乡创业。鼓励优秀人才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禀赋,利用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渠道开发农业农村资源,发展有机农业、特色种养殖、中药材,探索规模生产、设施农业、林下经济、庭院经济,培育壮大产业基地,带动“三农”事业发展;围绕生产、加工、销售链条,依托优势特色资源,借助“互联网+”理念,发展农村电商平台,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带动农民增收;坚持“大美洋县•全域旅游”理念,依托县内景区、景点和风景线,兴办农家乐、农家宾馆、游乐设施,销售有机农产品、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拉动三产消费,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创收机会,助力脱贫攻坚和致富奔小康。通过在县内媒体和网络发出《号召县内外优秀人才返乡创业领办集体经济组织和参与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倡议书》,在各镇(办)、各单位和干部职工中广泛宣传鼓励人才回乡干事创业的政策措施,目前县委组织部已收到200多名优秀人才寄来的大量个人简历和工作建议。二是支持各界人士创办村级集体经济。鼓励和引导各类返乡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按照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有关章程,以“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协会)+基地+贫困户”的模式,领办、创办和参与扶贫专业合作社、扶贫互助合作社、扶贫互助资金协会(“两社一会”)等集体经济组织,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制度改革。按照有利于保障农民权益、有利于农民稳定增收、有利于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互利双赢的原则,依托土地、山林、塘库等各种资源资产,灵活运用承包、租赁、入股、合作等渠道,通过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形式,培育产权清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灵活的集体经济,加快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全县已建立起近千家集体经济组织。其中,建立扶贫专业合作社606家、扶贫互助合作社169家、扶贫互助资金协会149家,110个贫困村已经全部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许多扶贫合作社已经投入生产并开始为农民分红,一些资金协会也积极为贫困户提供产业发展资金。三是支持先进分子进入村后备干部队伍。坚持长期培养、动态管理和接替有序的原则,严把政治关、思想关、学历关、年龄关,瞄准大专以上学历、40周岁以下人群,集中培养了一批思想先进、作风良好、有群众工作能力的村级后备干部。同时,对个别偏远山区和特别优秀的人才适当放宽条件,对村里确实无此类人才的在镇域范围内就近协调解决,把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优先纳入村文书等重点岗位培养锻炼;对身体状况较好、条件符合的退二线领导干部和退休干部职工,鼓励其到村(社区)“两委”任职和担任第一书记。鼓励先进分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提升农村综合治理水平,夯实农村执政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县上印发了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各镇(办)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群众公认、择优选拔、注重潜力的原则,采取“一荐三推两选一考一定”的方式启动了新一轮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目前,全县共选拔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046名。近日,县委举办了全县村级后备干部示范培训班,对300多名优秀村级后备干部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履职培训。选择优秀师资集中讲授了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党建思想、党风廉政建设、精准扶贫、扶贫合作社组建运行、农村实用法律法规、基层党务及农村工作等重大理论、重点政策、重要知识,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了系统的“充电提能”。

                                                                                                     “五保障”促进作用发挥
以镇(办)为单位,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扶贫专业合作社、扶贫互助合作社、扶贫互助资金协会“两社一会”试点和组建运行工作。一是简化市场准入。县上按照“放、管、服”原则,降低优秀人才返乡创业门槛。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服务,采取创业辅导、政策咨询、集中办理证照等措施,为返乡下乡创业人员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二是加大财政支持。用足用活财政政策,盘活农村资源、资金和资产。为符合条件的互助资金协会配套启动资金,助其早日“上马”、产生实效;细化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灵活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大扶持力度;对返乡创业、领办集体经济组织和发展壮大扶贫产业的,给予一定的财政扶持政策;对优秀人才在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中作出成绩和贡献的,给予适当奖励。三是开展创业培训。实施返乡人员创业培训、领办集体经济培训、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电商人才培训、村干部服务生产服务发展培训等多种类型的专项培训,提升农村发展后劲。县镇分级建立返乡下乡人才信息库,动态管理、精准培训,探索网络学习和实体班次授课、集中培训和专题座谈等学习形式,切实提升优秀人才的创业创新和服务发展能力。四是强化信息技术支撑。扩大“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覆盖效果,鼓励电信运营商、电商企业面向返乡下乡人才开发信息应用软件,提供市场信息,推介优质农产品,开展网络营销。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开展创业创新和参与村级社会治理。五是实施政策性倾斜。对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创业人员、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各类返乡人员参与或领办扶贫专业合作社、扶贫互助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的,除按章程规定和合同约定享受薪酬、分红等待遇外,成绩突出经过镇(办)考核认定的,按照集体经济组织年度收益情况给予适度奖励。对在发展壮大“两社一会”等集体经济组织中作出重大贡献并被县脱贫办认可的干部职工,充分运用三项机制在提拔使用、评优树模、职级晋升等方面给予适度倾斜。同时,在政策许可范围内,鼓励在岗干部职工经组织同意后辞去公职,到农村创新创业。吸纳返乡下乡人才进入村后备干部队伍,实行人才档案库管理和定期培训制度,鼓励其踊跃参与村“两委”换届选举。
洋县通过多种务实举措,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返乡下乡创业、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和加入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为脱贫攻坚和基层组织建设打牢了长远发展基础。
(洋县县委组织部  黄宁)

CopyRight © 2020 凤凰传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13058号-1